中国中医在日本被称为“汉方医学”,中药被称为“汉方药”,简称“汉方”。中医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。
1、中医始于春秋战国(公元前770年---公元前221年)
比较早的资料是甲骨文中有关疾病的记载,《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》是现知我国比较古的医学方书。
2、1500年前,零星东传
中医是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,据史书记载公元414年朝鲜新罗的金武氏携医术来到日本,这是中医传到日本的比较早的记录。
3、隋朝时代,正式东传
当时的日本推古天皇为学习中国文化,曾4次向中国隋朝派遣使团。
4、江户中期,迅速发展
江户中期,日本古方派和后世方派互相对立,学术争鸣十分活跃,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。
5、明治时期,遭取缔
日本医学主流从汉方医学转向西方医学,汉方医学甚至遭到取缔。
6、一战后,复兴
日本重新评价汉方医学的形势,汉方医学得到某种程度的复兴。
7、20世及70年代后,一派兴旺
汉方医学出现了一派兴旺景象,地位愈高,官方给予愈来愈多的关注,公众在保健、医疗方面对其持信任态度,临床使用汉方药日益增加……
2
如今众多日本民众信服汉方医学!
日本百姓一般急病用西药,慢性病则喜欢用中药。他们认为,“汉药可以改善体质”,相信汉方药能治未病,主要用于防治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生活方式病,以及术后的辅助治疗、妇科治疗。日本医生们承认,与西药相比,汉方药相对便宜,且副作用小,汉方药对一些西医治不了的疑难病症往往有奇效。
1、80%的日本医师会给病人开具汉方药,从事汉方的医师已超过10万人。一些大学附属医院开设有汉方门诊,大学的药房售卖汉方药的占74%(妇科占96.7%)。
2、汉方药可在健康保险中报销,约150个汉方药处方被列入日本公